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馬拉維教育計劃為難民帶來曙光

DZALEKA難民營,馬拉維,12月7日(聯合國難民署) - 來自剛果中產家庭的Jean Lumsambo*從沒想過他會搬到難民營居住。他在到達難民營時淚流滿面。

Lumsambo本住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西部的盧本巴希。他的家庭能夠供他到大學讀書,他的成績也不俗,他平日作詩,擔任記者,和兼職作曲。他的音樂漸漸有名,當地電視台更曾經播放他的音樂特輯。

可是,當他在當地演唱會獻唱一首關於和平的歌曲後,他的生活遭逢鉅變。當地政府認為他的歌曲宣揚反政府訊息。為自身安全起見,他搬到另一個剛果城市居住,但很快他就被發現,他開始覺得自己的處境十分危險。

Lumsambo在得悉他能與路沙卡(尚比亞首都)的一名剛果人同住後,決定逃往贊比亞。但到達後該家庭告訴他他們不能長時間讓他逗留,不然他們就會被逮捕。

Lumsambo 憶述:「當時我非常害怕。那些本來可以幫助你的人竟然突然說他們會被逮捕?我感到非常絕望。」那個家庭只讓他住了一晚,然後就幫助他前往馬拉維的邊境尋求庇護。

Lumsambo說得一口流利的法語,斯華西里語(Swahili)和林格拉語(Lingala),但卻不能與當地的入境處職員溝通。數個小時後終於有另一位能略懂斯華西里語的入境處職員和Lumsambo對話。這名職員知道Lumsambo需要庇護,Lumsambo亦登記成為在馬拉維尋求庇護的人士。

當時Lumsambo認為自己已經安全,他以為可以前往首都里朗威租住旅館或酒店。可是,他被帶到Dzaleka難民營居住。那時候,Lumsambo腦內就只想到電視播映的難民營片段。

「我的腦海內浮現著人們乞求食物的情景。我的家境尚可,我是知名和被受尊重的人士。我在進營後常常哭泣。我好像失去了自己。」

馬拉維現時的政策不容許難民在難民營以外生活和工作。大約有15,000名難民和尋求庇護的人士,他們大多來自剛果,盧旺達和布隆迪。他們居於離里朗威約50公里的Dzaleka難民營。

雖然Lumsambo得到庇護所,食物和其他基本物資,但他仍感到非常憂慮。他沒法看到將來。

Lumsambo在Dzaleka逗留了兩年多的時間,在2010年底,聯合國難民署的伙伴組織(JRS)為難民提供培訓。這個社區服務教育計劃(CSLT)的指導員透過美國耶穌會大學提供的支援,在營內為難民提供當地職業培訓和高等教育。

課程包括網上訓練和堂上練習,內容主要由民眾自行選擇課題。現時推行的課程包括社會衛生,商業與企業,傳訊和社會發展。參加者在完成課程後會獲得由支助課程的大學和JRS聯合發出的証書,令完成課程者有機會被營內機構聘請。

Lumsambo和其他學員在完成有關傳訊的課程後在營內協助製作如健康與衛生通告等傳訊文件。Lumsambo更為政府,聯合國難民署和其他伙伴製作影片,向營內難民宣揚各單位的重要訊息。

「完成課程後,我開始從另一個角度想想我的將來。我再不認為我的一生就此完了。」現年29歲的Lumsambo說。「人們開始對我感興建。JRS的職員會向營內的訪客介紹我,我製作的影片和宣傳刊物。現在的我可以做大事。我覺得我開始變得國際化,我想我的詩歌會被刊登。」

直到目前為止,以難民和當地人計算,約有165名學員曾報名參與課程。

聯合國難民署南非助理負責人Snezana Sazdic表示:「難民不但能從這個計劃獲得知識,更能令他們重拾自信和尊嚴,肯定自己的價值。」

*為保護受訪者, 受訪者的名字曾作更改

Tina Ghelli在馬拉維的Dzaleka難民營報導

義務翻譯:Ada Fong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