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的父女重聚
二十年後的父女重聚
Deeba 和她爸爸, Abdul, 在前往美國展開新生活前一同在朋友家裏吃柳橙。© UNHCR/D.A.Khan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6月10日(聯合國難民署)- 在跟她深愛的父親逃離阿富汗超過二十年後,Deeba* 終於能離開巴基斯坦去美國跟她的兄弟姐妹團聚,並在那兒接受專業護理。
Deeba今年38歲,患有智力障礙,她在本年初飛去美國時受到了她的兄弟的熱烈歡迎。她的兄弟足從沒有放棄過尋找方法讓一家人得以在美國團聚。經過了美國當局對Deeba重新安置申請的漫長驗證過程後,這是二十年來她跟她父親Abdul* 第一次跟其他家人見面。
儘管等待是漫長的,但Deeba仍然認為自己非常幸運,因為有數以千計申請不被接納。Deeba 和 Abdul 的故事帶出了對難民而言,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對重新安置和家庭團聚的程序和審核標準這方面需要更多的認知。
無法分享家庭團聚之樂的是Deeba的母親和其兒子,他們都是於1991年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失蹤。現年70歲的Abdul,在出發去紐約的前夕,在伊斯蘭堡告訴聯合國難民署工作人員有關他們的悲慘經歷和顛沛流離的生涯。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改變命運的日子,”老人說,那天他們在城市遭受火箭彈襲擊。 “我的妻子在砲彈擊中了我們的房子時受傷,我的兒子趕緊把她送到醫院,我與其他人則逃到一個朋友的房子,”Abdul解釋。 “此後,我便再沒有收到他們的消息......那次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們。”
城市被圍攻變得越來越危險,幾天後Abdul便結束了他的進出口業務,並帶著他幸存的的兩個兒子和六個女兒向鄰國巴基斯坦尋求庇護,其中也包括了Deeba。
一年一年過去,Abdul的孩子陸續移民到了美國,他們最終成功為Abdul爭取簽證。然而,由於缺乏適當的法律意見,Deeba的兄弟姐妹未能為她取得簽證,她在沒有任何家人支援的風險下被遺留在巴基斯坦。
Abdul雖取得簽證,但決定不能把女兒單獨留在巴基斯坦。 “她患有間歇性的失常,在此期間,她可以傷害自己,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和她一起,”他說。 “在這些淒苦的年裏我們一直是對方的同伴,”與此同時Deeba在他身邊微笑點頭。
他們之間有著緊密而強大的連繫,他們互相分享東西和事情,包括家務。 Deeba說:“我會洗盤子,也會把屋子打掃乾淨”而她的父親則會下廚。
他們在美國的家人從來沒有放棄一家團聚的希望。Amy Buchana,難民署駐伊斯蘭堡的工作人員指出:“Deeba能成功獲得重新安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家人主動為她爭取”。
起初,他們試圖經移民途徑申請,讓Abdul去美國跟他們團聚。然而,他們的律師建議他們不要為Deeba提交一份獨立的申請,他們誤以為這表示Deeba可以在後期作為一個依賴者被加到她父親的簽證裏。因此,當Abdul在2011年的簽證面試時告訴美國官員有關於Deeba的情況時,便出現了問題。
他被告知由於Deeba是一位成年人,所以要作獨立申請,而處理時間可能需要長達十年。Abdul決定不能離她而去。當Deeba的嫂嫂把個案轉告難民署時,事情才開始有進展。
難民署調查了所有能讓Deeba與她的家人團聚的可能選擇。她父親的年齡也是一個考慮因素,因為,正如Buchanan解釋說:“在巴基斯坦,她年邁的父親是她唯一的照顧者,但因為他年紀老邁,不能長期照顧到她。”花了一年時間,在美國家庭安全部門的嚴格重新安置的程序下,她終於被接納獲得重新置。
聯合國難民署承認,有殘疾的難民在生活上有特定的需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往往是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機制。當這種支援在巴基斯坦不存在,但是難民有海外親屬願意並有能力去照顧他們時,難民署有可能可以促使他們被獲重新安置。
然而,許多難民並不知悉他們有這個選擇。 “在許多情況下,很多家庭...從來沒有方法去找到正當渠道,一些最需要幫助的人都被留在困境,”Buchanan解釋。難民署在巴基斯坦與其他組織合作,為有殘疾的人找出解決辦法,包括設立重新安置轉介機制。
*名字因文化風俗的原因而被改
由Duniya Aslam Khan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報道
義務翻譯: Jacquelin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