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聯合國難民署監護難民從烏干達返回北基伍並籌備為其提供援助

新聞稿

聯合國難民署監護難民從烏干達返回北基伍並籌備為其提供援助

2013年11月01日 切換語言:

今日剛果難民從布納加納(Bunagana)穿過邊界進入烏干達,新到達人數開始下降。© UNHCR/L.Beck

布納加納,烏干達, 11月1日──聯合國難民署一方面籌備協助難民,穿越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的邊界,返回位於已解放的地區的家鄉;另一方面繼續回應近期湧入烏干達南部的剛果難民。

有超過10,000人於10月25日最新一輪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力量與M23反抗運動交火後,逃入烏干達的基索羅(Kisoro)地區。這次雙方交火是多於18月個來的首次。

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成功將M23驅逐出其位於北基伍的大本營,以及同烏干達之間難民逃離所經過的布納加納通道。聯合國難民署已將超過3,000人轉移至位於邊界20公里處的尼亞卡班德(Nyakabande)臨時中心,在這裡難民將獲得庇護,食物以及其他援助。

超過數千人仍然滯留在邊境區域。在政府軍於本週三下午接管此城後,聯合國難民署已發現不少難民陸續返回北基伍。直到本週五,雖有難民從仍有斷續交火的本尤尼(Lunyonyi)來到邊界,但此處已較先前冷清許多。

一定數量的難民在本週四穿越至烏干達過夜后,已於今晨回到了剛果民主共和國。聯合國難民署預計若布納加納及北基伍其他地區的境況,在未來仍能持續穩定的話,將會有更多難民選擇返回。

聯合國難民署在北基伍省首都戈馬的工作人員仍無法進入已解放區域,但M23的顯著瓦解為難民署能儘快接觸到位處於軍事禁區的難民提供一線曙光,該禁區是自去年4月因未能實施早期和平協議,而M23揭竿對抗剛果軍隊所形成的。

完整的軍事控制與民權一旦建立,在北基伍斷斷續續長達18個月之久的頻繁交戰后,數以萬計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民返回故鄉將成為現實。

在表達了對現狀的擔憂和難民終將從他國返回的觀點後,難民署區域代表Stefano Severe表示:「聯合國難民署已做好接待與陪同回家者準備,以應對局勢一旦穩定而帶來的回家潮。」

他與其他難民署工作人員仍不讚成在局勢徹底穩定前返回。

Severe表示難民署當天已經在戈馬成立了一支特別小組應對當前狀況,難民署工作人員正同聯合國及其他合作伙伴,會晤商討如何儘快應對新的發展及對所關注對象的支援。

此外,難民署一直與合作夥伴共同負責實施工作項目,以確保工作的網絡能深入不同領域。但難民署相信對於大量的回家者,政治保障將更為重要。任何大規模人口遷移必須是自發自願的,這樣才能確保這些流離失所的人民能安全而具尊嚴地回家。

評估工作將是必要的,難民署及各種人道救援組織需要獲得無障礙自由進入有需要的地區的保障,以為該地區人民提供保護與援助。這將需要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的協助。

但是,對於一個據信仍有超過30個武裝團體存在的省份,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獲得持續和平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同時,烏干達仍在應對上月發生在西北部的第二次難民危機,此次危機有大約4,000人從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奧倫塔爾(Orientale)省逃到科博科區(Koboko),以躲避一個叫M18的已知組織的襲擊。今年初,已有數以萬計平民為躲避「民主力量同盟」的烏干達反抗組織的襲擊,從北基伍逃至烏干達的布迪本焦區(Bundibugyo)。

義務翻譯: 劉濤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