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難民署預備支援自願回家的馬里人
聯合國難民署預備支援自願回家的馬里人
1月14日判軍攻擊馬里小鎮Diabaly,這名馬里男孩從該鎮逃亡出來,他是該國230,000名國內流離失所人士之一。© UNHCR/H.Caux
(聯合國難民署)1月29日馬里巴馬科──因應馬里軍情變化急速,聯合國難民署準備好協助該國北部數以萬計受戰火而流離失所人士或自願回家者情況。
「如安全情況許可,我們希望盡快在北部加奧(Gao)和其他城巿開設新服務。」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Adrian Edwards表示,並指現時伊斯蘭叛軍及不穩定的局勢,令人道支援進入北部受阻。
從過去數天在馬里首都巴馬科(Bamako)訪問國內流離失所人士中得悉,似乎不少平民都希望儘早返回之前及現時仍受叛軍控制的家園,包括加奧、添卜土(Timbuktu)及基達爾(Kidal)。
一些地方人們已開始回家,例如馬里中部城鎮康納(Konna),聯合國一安全評核小組確實人們已陸續回去。據早前報導,1月10日叛軍橫行康納促使法軍介入時,該城泰半人口的10,000人逃亡至附近村落。
縱使國內流離失所人士情緒趨於返回家園,但該國北部局勢仍岌岌可危。報導表示,近日從北部逃亡出來的人士嚴重缺水缺糧及燃料。電力、運輸、通訊、醫療和教育嚴重受影響。
因戰火及物品進口點的阿爾及利亞(Algeria)接壤邊境關閉,令北部基達爾和德沙列(Tessalit) 的糧食及基本物品供應極短缺。
有報導說,近日數以百計人士逃離基達爾,往更北、更靠近阿爾及利亞邊界的村落。其他人則越過阿爾及利亞,即使邊境正式關上。
「據報數以千計的人落腳於各村莊,例如距阿爾及利亞不足20公里的以哈歷(Inhalid)。」巴馬科基達爾及德沙列(Tessalit)區流離失所人士代表Zeinab說,「其他人越過到阿爾及利亞…當中大多是婦孺,都是往天馬也雲(Timayawen) 或天吒哇亭(Tinzawaten)等地,到那兒租地方住。」她補充道。
而Zeinab 是來自德沙列(Tessalit),當伊斯蘭判軍抵該城鎮時,她於2012年4月逃離該城鎮。她已返回數次,並解釋道「回去德沙列,我要戴上面紗。」她說在那兒用手機與親朋聯絡。「人們告訴我,怕出現空襲,和馬里軍及伊斯蘭人可能會報復。」
衝突影響物品由阿爾及利亞輸送到基達爾及德沙列,故引發肉類、奶類及其他物品價格暴升。Zeinab又說曾聽聞叛軍正招收童兵,「我見到小至12歲的孩子與他們一起,有一個更只有8歲。」她稱,並補充說這些小孩常被派往檢查點駐守。
Zeinab又說德沙列的上學受阻,那裏大多數老師已逃亡。她說,在基達爾,據報有些學校仍運作,課堂是教可蘭經。「我留在德沙列的朋友們說,叛軍接管後,發生許多早婚情形。 」她說,並補充道,「我親戚女兒嫁給一名27歲伊斯蘭判軍—她才9歲。」
同時, 有報導指該國不同地方的種族間關係緊張,尤其是圖阿雷格族及阿拉伯區的族民,均遭支持引起現時衝突的分離叛軍的其他團黨謾罵。
「聯合國難民署呼籲各社區領袖及馬里各官方,急先促進各部族間達致和解。」難民署發言人Edwards表示。
難民署正速送可供9,000 家庭 (約 54,000 人)的救援物品到馬里,包括睡蓆、毛氈、防水帆布、摺疊式水桶、蚊帳及煮食用具。並安排由周二開始,在估計約有40,000 名國內流離失所人士的莫普提(Mopti)巿,派發物資。
總括來說,自一年前爆發衝突起,有約380,000人逃離馬里北部,包括230,000名國內流離失所人士,以及毛利塔尼亞、尼日爾、布基納法索和阿爾及利亞的逾150,000名難民。
Hélène Caux 與 William Spindler 在馬里巴馬科報導
義務翻譯:Eva 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