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型師向收容國送上一份禮物
髮型師向收容國送上一份禮物
"Life is much easier when we care about each other." 「當我們在乎彼此,生活便容易得多。」
儘管冬日刮起凜冽寒風,聖誕卻瀰漫着濃濃暖意,來自寄託禮物背後的祝福,以及無私饋贈的快樂。這句說話由敍利亞難民耶沙(Yasser)娓娓道來,自他們一家四口獲重新安置(resettlement)於收容國匈牙利後,耶沙常惦記著匈牙利對他的恩情──匈牙利以慷慨之心保障他們的安全,耶沙則以一雙巧手回饋當地居民。
打開小小的工具包,耶沙逐一介紹自己的「法寶」,有剪刀、梳、捲髮夾和風筒,如數家珍。皆因它們是耶沙在布達佩斯的維生工具,也是他為社區內貧苦人家送上的小小心意,過去一周為4位鄰居免費剪髮,「這是我能做到最微小的事情。匈牙利張開懷抱接納我們,使我相當感動。這裏雖然是個貧窮的國家,但他們仍然向難民伸出援手。」
對耶沙而言,這既是內心平靜的根源,也是苦難煉成的智慧。他曾經是一位藥品銷售員,與妻子艾比雅(Abeer)及兩位女兒在大馬士革過着安穩生活;直至敍利亞內戰於2011年3月爆發後,暴力便逐漸入侵他的世界──目睹鄰居在街上被槍擊身亡、救人期間被炮彈碎片擊傷手臂……不欲與恐懼為伴,耶沙決定帶領家人離開敍利亞,並作為先行者獨自摸索旅途。異鄉人闖進歐洲,輾轉間來到一個由匈牙利政府營運的尋求庇護者收容中心;儘管這裏生活樸素,此刻的安全感卻是無價。負責照料菜田的他,更以石頭築成一個砌出匈牙利(Hungary)字樣的花園,向這片作為「避難之所」的土地致敬。
等到難民身份獲批,耶沙尚未放下心頭大石,皆因他的摯愛仍在遠方守候;那邊廂,艾比雅獨力撐起整頭家,日子確實難熬:「那時我住在一個戰火漫天的城市,還要照顧兩個小孩。為了養活他們,我變賣家財,連希望也失去。」幸得匈牙利人權組織兼難民署夥伴匈牙利赫爾辛基委員會(Hungarian Helsinki Committee)協助,耶沙苦等10個月後終於接到職員蘇坦(Zoltan Somogyvari)來電,得悉愛妻和女兒正在前來匈牙利的團聚途上,「收到好消息一刻,我在電話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答謝蘇坦。」在彼邦重過新生,7歲的雅娜(Yara)和6歲的露亞(Ruaa)重拾學業,嘗試抹去戰亂的痛苦記憶;目前仍需倚靠救濟金、積蓄和借貸度日,耶沙夢想他朝能與任職美容師的妻子一同打拼,自力更生,「我們渴望開設自己的美容屋,屆時便不需要倚靠任何人的幫助了。」艾比雅也說:「我們從此會一起完成所有事情。」
可惜,他們的故事尚未迎來大團圓結局,因為耶沙提出把母親及兄弟們接到匈牙利的申請被拒,目前仍在上訴當中。誠如蘇坦所言:「這些程序經常都漫長得令人痛苦,很多時也並非以快樂終結。」據赫爾辛基委員會指出,匈牙利目前正處理60至80宗家庭團聚申請,綜合整個歐洲更有數以千宗;而難民署數字顯示,匈牙利過去兩年僅得30宗敍利亞難民獲重新安置的成功個案。
聯合國難民署深信,家庭分離對難民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而且作為「歐洲人權法」的重要原則,「家庭團聚」的審批程序理應盡量確保難民得享此權利。自敍利亞內戰爆發以來,黎巴嫩、土耳其、約旦、伊拉克和埃及5國目前合共收容了320萬名敍利亞難民,當中超過一成亟待重新安置,包括酷刑倖存者、急需適切治療的病人以及獨力撫養多名孩子的寡婦等。鑑於敍利亞危機未有平息跡象,難民署在本月初與歐美多國領袖在日內瓦召開會議,尋求達成早前訂下於2014至2016年間促成13萬宗重新安置個案的目標;按照會上多方作出的承諾,預料年內將有10萬人獲重新安置。
難民署向各國政府倡議,透過重新安置以及其他相關安排,包括向難民批出人道簽證、個人贊助、家庭團聚、獎學金等,難民署過去兩年來共錄得67,638宗敍利亞難民重新安置個案。面臨深受戰亂禍害的一整代人,我們絕不輕言「放棄」,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就指:「這些嶄新安排輔以我們的共同努力,讓更多敍利亞年輕人有機會接受教育及工作培訓,避免一整代人以至敍利亞的未來陷入迷途。」
延伸閱讀(只供英文)
敍利亞最新難民人數、分佈、及人道救援項目進展
2015至2016年中東地區救援計劃(3RP Regional Refugee and Resilience Plan 2015-2016)
文:Vaso Chun-聯合國難民署義工
編:覃詠欣-聯合國難民署公眾教育及傳訊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