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無國籍人士:前難民得到國籍,現期待自置居所

阮則泰(Nguyen The Tai)(圖右)與他的姐姐勒玉海(Le Ngoc Hai)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的母親家門外。這些來自柬埔寨的前難民一直處於無國籍狀態,直到去年他們得到了越南國籍。© UNHCR/K. McKinsey

胡志明市,越南,9月15日(聯合國難民署)- 約30年前,這座城市的都達克(Thu Duc)區的椰樹林變成一座難民營時,此地區非常偏僻,從市中心乘划艇往返需要5個小時。

現在它叫第九區,是胡志明市(從前的西貢)繁榮的南部都會的一個最時尚的地區,在這裡,富裕的商人建起別墅和雕樑畫棟的城堡,他們可以通過大橋和寬闊的高速公路在一小時內抵達。

奢侈品並不是阮則泰(Nguyen The Tai)能夠企及的,年僅11歲時,他逃離柬埔寨來到這裡成為一個難民,此後的一生都沒有國籍。事實上,他甚至從來沒有夢想過能夠買下這座聯合國難民署建造的小小的煤磚連棟房,讓他和他75歲的母親住在一起。

但是,與約2,300名前柬埔寨無國籍人士一道,在去年終於得到越南國籍後,他的夢想飛速膨脹。因為聯合國難民署的努力,他現在有機會以市價的百分之二從當地政府手上買到他正在租住的房子。

“我非常高興能擁有這座房子。”46歲的阮則泰愉快地一邊說,一邊和小狗在他的小花園裡玩耍。“在越南語裡有一個俗語,‘先安家,再立業’。”

但並不是他已經有了像樣的事業了。因為他沒有國籍,泰——當他獲得國籍時得到了這個越南名字——只能以可能是現行工資的一半為報酬來做無需技能的勞力活,儘管他是一個熟練的電工。他無法得到擔保,獲取身份證,或合法地迎娶他相處9年的女友。

他的姐姐,現在名叫勒玉海,也為他們的無國籍身份支付了一生的代價,在柬埔寨波爾波特政權年代的遺留影響中徘徊。他們的父親,一位前柬埔寨軍官,被波爾波特兇暴的紅色高棉政權用斧頭攻擊後,這一家人在1975年逃離。父親在抵達越南後因傷重而去世。

儘管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海使用這一語言最專業的機會是在過去15年中為胡志明市的一位法國人做無薪的廚師。

20世紀80年代,他們目睹了成千上萬難民被重新安置到國外,因此這一家人最初希望他們能到法國的親戚那裡去。政策上的一個變化粉碎了那個夢想,於是在90年代中期,他們的重心轉移到嘗試獲得他們接受國的國籍,在這裡他們已經學習到了當地的語言和習俗。但他們陷入了法律的模糊地帶中,因為越南要求他們放棄他們的柬埔寨國籍,而柬埔寨已經與他們斷絕關係。

處於這種情況的所有無國籍難民期待都擱淺了。“我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當我死時能得到一個死亡證明,來證明我曾經存在過。”這一家的一位鄰居說,他住在由聯合國難民署建造、後來轉交市政機關的樸素的連排房屋裡。

海,兩個孩子的母親,因為不得不等待35年來成為一個公民而感到些許傷感。但她和她的弟弟對未來仍十分樂觀。

“我不太年輕了,但我也不太老。”這位51歲的母親說。“所以我仍然可以盼望我的生活因我的新國籍而改變。”

她的弟弟笑著補充道:“我身體很強壯,比年輕人還強壯,所以現在我希望能在我真正的專業裡工作。”當然還有買下那座房子。

凱蒂•麥肯錫
于越南胡志明市第九區

義務翻譯 : Rhoda Wei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