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為難民帶來光明︰驅走流離失所的陰影

故事

為難民帶來光明︰驅走流離失所的陰影

2015年03月02日

在香港,我們可以高歌夕陽無限好,有賴無數燈光把黑夜照亮;但在難民營,逃到千里之外、棲身於帳篷或拖車的難民遙望日落過後,只能畫上一天的句號──沒有光,難民受傷或發生意外的風險大增,學習和工作也深受限制;對婦女而言,簡單至如廁或貯水也隨時遇上危險。

有見及此,聯合國難民署與IKEA Foundation正緊密合作,在約旦、埃塞俄比亞、乍得、蘇丹和孟加拉的部分難民營增加照明設施、可再生能源及小學教育。街燈的一束束光,把整個難民社群連繫起來──小店可以在入夜後繼續營業、婦女外出亦感到較安全;太陽能燈的一點點光,也照出難民兒童書頁上的學習希望。更重要是,這些光線匯聚起來,驅走流離失所的陰影。

在約旦阿茲勒克(Azraq)難民營,11,000名逃離敍利亞的難民正竭力嘗試適應當地極端天氣及缺乏能源基建的環境。聯合國難民署及IKEA Foundation在此推行「為難民帶來光明」(Brighter Lives for Refugees)行動,包括分發太陽能燈予難民家庭,並安裝數百盞太陽能街燈。五位難民及救援人員與大家分享今晚這個光亮一點的世界。

艾馬(最左)和家人在約旦阿茲勒克難民營內臨時的家。UNHCR/Shawn Baldwin

艾馬

當風沙刮打阿茲勒克難民營這片荒涼之地,地平線上仍散落不少屹立著的隔熱帳篷,當中包括20歲的艾馬和家人的帳篷。這位身材高大的男孩,正朝向那盞改變他們生活的太陽能燈走近。

「若有光,我們就能看見父親憤怒時的面容。」他邊說笑,邊按下開關,照亮了整個帳篷。那淡淡的光環,加深了他眼內的黑色瞳孔。「但我是說真的,當我們沒有合適的照明,影子便會作弄人,你會想到最壞的可能。當你無法清晰看見,夜晚變得相當難熬。」

經歷了兩年在敍利亞境內的僥倖逃亡,更幾乎賠上了弟妹的性命,艾馬與父母和四兄弟姊妹於2014年5月來到約旦。阿茲勒克難民營為艾馬一家帶來亟需要的安全感同時,這裏有限的照明和能源供應,使他們仍活憂慮。「我的15歲弟弟伊雅德對敍利亞的往事猶有餘悸,晚上尤其使他驚懼。這裏的房屋用鐵皮搭建而成,入夜後相當嘈吵,某些聲音會使他憶起我們所經歷的種種,能夠開燈照亮聲音來源對他會有幫助。」與此同時,隨着數百盞太陽能街燈投入服務,加強了入黑後的治安,艾馬說:「燈光在這裏相當重要。有了外邊的街燈,我們更容易與朋友及家人相聚交談。能重投社交生活,會使你感覺好一些。」

 

伊薩芙:「燈光讓我的生活回復了一點生活秩序。」

伊薩芙

在大部分難民的記憶中,家鄉總是如此美好。除了熟悉的人和事,還有種種往日隨手拈來的物件。像40歲的伊薩芙便夢想家鄉那部洗衣機能出現眼前她邊把一件小孩T恤放進微溫的水邊說:「這裏風塵相當大﹐每天我都要花好幾個小時手洗衣服。」

自敍利亞的家園被炮火摧毀後,伊薩芙和七名家人去年來到約旦阿茲勒克難民營。不過,這裏的夏天氣溫可高達攝氏46度,冬天卻冰冷得使人發抖。「這裡太熱了,惟有電力可改善我們的生活,」伊薩芙說:「若有電力供應,我們就能擁有一個小雪櫃為食物保鮮,或許有一把風扇保持涼快。」

儘管室內太陽能燈逐漸讓難民尋回入夜後的生活,街燈也照亮了不少危險角落,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畢竟要重新適應往日生活的日子並不容易。伊薩芙說:「我最年輕的兒子很害怕黑暗,當他發惡夢時,我無法開燈安撫他。太陽能燈很好,但它們不足以維持整個夜晚。」

 

65歲的卡列姆說燈光正是幫助我們的夜間世界成形。UNHCR/Shawn Baldwin

卡列姆

「我可以怎樣說呢?」卡列姆邊捋鬚邊問道:「沒有我的眼鏡,這個世界模糊不清,我感到無把握的;當我戴上眼鏡,世界便成形,事物變得一目了然。燈光正是幫助我們的夜間世界成形。」65歲的卡列姆說着智者般的話語,卻無法看破殘酷的戰爭。過去三年多以來,卡列姆目睹敍利亞內戰在家人身邊發生;直至2014年6月一個晚上,炮火摧毀了他們在霍姆斯的家,那時他終於決定是時候踏上逃亡旅程。

「在戰爭之前,生活是美好的,」卡列姆的思緒回到當時,目光卻停留在他那間阿茲勒克難民營裏的鐵皮小屋,「炮火與戰爭摧毀了一切。我們離開時,那個國家已無從辨認了。」

卡列姆、七位已長大成人的兒子和他們的親人目前安全地棲身於這片沙漠地帶,營地位置偏遠帶來了新的難題,「我們為着能夠在這裏得到的協助感恩不已,感謝聯合國難民署和約旦政府所做的一切,但這個營地相當簡陋。我們希望它具備一切所需,只是目前我們並沒有混凝土地板或電力。」隨着太陽能燈分配、街燈安裝及引入可再生能源研究持續進行,營地質素正不斷改善,務求成為滿足難民基本需要。

 

「當燈光亮起把影子驅逐,便能看見你所面對的是甚麼。」經歷了長時間步行逃難的烏姆法迪說。UNHCR/Shawn Baldwin

烏姆法迪

硝煙瀰漫,還能看見甚麼?烏姆法迪一度以為,她看見留守敍利亞家園的未來,直至戰火開始威脅其年幼外甥的性命,她終於決定離開。逃亡路漫漫,但烏姆法迪看見有個避難所在終點等待着他們。「我們從敍利亞一路走過來。」她凝視着小小太陽能燈透出的微光並憶述道:「我們花了幾天,行走12小時才能穿越那片敍利亞與約旦之間的無人之境,孩子們都疲憊不堪。」

終於,她們在約旦阿茲勒克難民營找到棲身之所,但烏姆法迪坦言,那個被遺棄的家園始終無法取替,她說︰「不論種種炮火和殺戳,我記得的那個敍利亞從前是個天堂,現在也是。還有甚麼地方比自己的家園更好?」雖然如此,烏姆法迪仍然看見她們這所鐵皮小屋的最好一面──儘管仍飽受過去經歷困擾,孩子開始結識新朋友,「他們在這裏感覺好了一點,至少會出外跟其他小孩玩耍,但我們需要電力才能在這個營地過較好地生活。」

有了太陽能燈及街燈,烏姆法迪還能看見外甥的可愛面容,「這是我們最需要的燈光。」她邊說邊為年紀最小的甥兒裹上毛氈,她說︰「馬歷克每到夜深便相當不安,我相信合適的照明能使他感覺好一些。當燈光亮起把影子驅逐,便能看見你所面對的是甚麼。」

 

從事電力及能源行業經驗的保羅(右),深知可再生技術的重要,他說︰「有了光,人們就能擁有日落時失去的機會與自由。」UNHCR/Shawn Baldwin

 

保羅

在約旦阿茲勒克難民營的烈日之下,聯合國難民署的能源專家保羅正為多盞太陽能燈進行檢查。他把帽沿拉下時說着:「光與能源是不可或缺的救援『物資』,」我們已習慣按下開關就能享用光與能源,這樣更使你難以忘記無法取用時的感受。」

擁有多年從事電力及能源行業經驗的保羅,深知可再生技術的重要,他希望透過目前在難民署擔當的角色,為全球難民社群帶來光與能源,他說︰「不論從個人或家庭層面來看,光與能源均帶來非凡作用。有了光,人們就能擁有日落時失去的機會與自由。」他更面帶笑容提起一盞太陽能燈,希望各界支持「為難民帶來光明」行動。「只要你想想看,每個家庭從宜家家居購買一個燈泡,便能夠幫助難民營一個家庭獲得光明。這是一個家庭把光明送給另一個家庭。」

一點光,照出大改變

「為難民照出光明」行動致力為約旦阿茲勒克難民營,還有埃塞俄比亞、乍得、蘇丹及孟加拉的難民營增加照明設施、可再生能源及小學教育。由即日起至3月28日,宜家家居每售出一個LED燈泡,IKEA Foundation會便會捐出$10予聯合國難民署,為難民營提供照明設施。

文:Vaso Chun-聯合國難民署義工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