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在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聯合國難民署幫助流離失所的兒童

新聞稿

在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聯合國難民署幫助流離失所的兒童

2011年10月31日 切換語言:

盛裝赴會:在艾比爾(Erbil),一間由難民署資助修葺的學校正式開課。©UNHCR/H.Caux

艾比爾,10月31日(聯合國難民署)- 在較穩定的國家,13歲的Firas和他的同學們大概可以入讀為有特殊需要兒童而設的學校。他們亦可能因較小的師生比例而獲益。

但這裏是伊拉克北部。這些兒童能夠活命,並在艾比爾的Amin Zaki國立小學接受教育,經已是令人欣喜的事。艾比爾是伊拉克庫爾德斯坦的首都,在1,500名講阿拉伯語的學生當中,大部分從巴格達(Baghdad)、迪亞拉(Diyala)、基爾庫克(Kirkuk)和摩蘇爾(Mosul)逃難至此,從而躲避自2006年起爆發的教派間流血衝突。

「由於國內的暴力事件,校內不少兒童都有很深的精神創傷。」高級職員Nazfia解釋。「部分人親眼目睹自己的父親被殺。他們不適合在正常學校受教育,他們需要那些能提供社會心理輔導的特殊學校。但這裏無法提供。」

Firas並沒有失去直系親屬,但他親身目睹戰爭的殘酷和醜陋。2007年,一枚炸彈在Firas就讀的學校外爆炸,那件事使他受到精神創傷,至今仍猶有餘悸。由於當時巴格達的治安惡化,他的家人決定離開當地。

Firas的父母慶幸兒子現在能夠繼續學業。但受到精神創傷的他,其實應接受特殊護理。更重要的是,學校的情況其實並不理想,因為近年來學校接收了大量學生,他們都由於國內動盪而從其他地方逃難至當地。

學生顯然過多──過度擁擠是當地學校共同面對的難題。同樣位於艾比爾中部的Shlama小學,工作過度的老師們投訴一班有40至50名學生實屬過多。按已發展國家的標準,小學平均一班學生應只有22人。

老師說,許多學生顯然未能跟上進度,尤其學校的基本設施無法應付這麼多學生。而且,由於每班的學生人數很多,這所阿拉伯學校只好採行輪班制──部分兒童於早上上課,其餘的則在下午。

在Shlama小學,由於聯合國難民署的資助,那些受戰火破壞的教室於去年修葺好。Amin Zaki小學亦是資助的受惠者。Shlama小學的52名教師,全部都是由巴格達逃至當地的境內流離失所人士。他們雖慶幸能夠工作,但亦指450美元的平均月薪令他們入不敷支。

「在艾比爾,我家的租金開支是400美元。幸好我丈夫能夠找到一些日常勞力工作,否則我們根本不可能生存下來。」Ana解釋。Ana亦有預留小部分收入來幫助最窮困的學生乘巴士上學。在這個主要講庫德語的地區,找到一間離家不遠的阿拉伯語學校,對某些家庭而言是件難事。

大部分流離失所的家庭財力有限,無法負擔住在距離阿拉伯語學校較近的艾比爾中部,又或每個月付出50美元交通費。「窮困的兒童常付不起上學用的交通費。」Ana說,「所以他們不少都只能留在家裏。」

雖然國立學校免學費,但各家庭仍須負擔校服和書簿的費用。聯合國難民署正設法協助那些無法負擔交通費和其他教育開支的家庭。難民署去年亦資助多所學校的修葺,這些位於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的學校為境內流離失所兒童提供教育,包括六間在艾比爾的學校。

「在伊拉克,為流離失所的兒童提供更多教育機會是優先工作。」聯合國駐伊拉克代表Claire Bourgeois強調。她又補充,難民署正與伊拉克政府及其他組織合作,向流徒於境內的伊拉克人提供更多謀生機會,從而解決兒童被迫缺課和童工的問題。

至少艾比爾的兒童仍能在堅固的建築物內讀書。在伊拉克東部的Gojar,超過120名境內流離失所兒童只能在難民署安排的帳篷內讀書──他們正身處難民署的營地。由於七月起伊拉克和伊朗間發生軍事衝突,這些兒童和他們的家人被迫逃離自己的村落,躲避戰火。

「儘管情況艱難,但看到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能繼續生存,仍令人十分欣慰。」聯合國難民署駐艾比爾辦公室主任Bushra Halepota說。她希望難民署能做更多。難民署正計劃安排日常交通,使兒童能前往鄰近城市Qaladiza的一所學校上學。

Hélène Caux在伊拉克艾比爾報道

義務翻譯 : Steven Hung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