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離失所的敍利亞人陸續返回家鄉 許多人仍然正等待及祈求更多援助
當流離失所的敍利亞人陸續返回家鄉 許多人仍然正等待及祈求更多援助

在敍利亞西北部鄉郊的非正式營地中,55歲的Sana Khaled與一名聯合國難民署的工作人員正在她的家庭帳篷裡交談。
六年來,這道帳篷一直是Sana Khaled和她整個大家庭的唯一居所。雖然生活條件艱難,Sana仍竭盡所能地讓這個臨時居所變得舒適。地毯上堆滿了靠墊,帳篷內的牆壁上掛著一束束色彩繽紛的塑膠花。然而,當寒冷的冬風來襲時,她仍渴望能有一個堅固的屋頂來保護她的家人。
「帳篷永遠不可能像家一樣;住在帳篷裡的生活實在太難受。」Sana解釋道。「你總是活在恐懼之中,沒有穩定的生活,也沒有安全感,但我們又能怎麼辦呢?我們負擔不起房租。」
自2019年逃離家鄉荷姆斯鄉村的戰火後,Sana和她的丈夫、六個女兒以及三個孤兒孫子就一直住在這個位於敍利亞西北鄉郊的非正式營地裡。營地裡幾乎沒有任何服務和支援,家人只能依靠零星且低薪的務農工作來維持生計。
「資金非常緊絀。」她無奈地說。「我們只有工作才能吃飯。如果不工作,就沒有飯吃 —— 生活就是這樣。」
渴望回家
目前全國有740萬名境內流離失所者,當中有340萬人仍留在敍利亞北部。隨著阿薩德政權於2024年12月8日垮台,這些流離失所者在經歷14年的衝突和危機後,重新燃起了重返家園的希望。
聯合國難民署和合作伙伴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西北地區的195萬名仍生活在營地和非正式安置點的境內流離失所者當中,超過100萬人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返回家園。但這也意味著,其餘仍有近100萬人認為短期內回家無望,而主要原因是缺乏適當的住屋和基本服務。
Sana和她的家人便是當中一員,認為除了暫時留在營地外別無選擇。阿薩德政權倒台後,Sana和她的丈夫曾返回家鄉查看情況,但所見到的景象令他們的希望破滅。
「我回去時,連我的房子都找不到了。」Sana回憶道。「我站在那裡,茫然無措,四處尋找,直到看到一堆廢墟。我認出了一片地板的瓷磚,那是唯一剩下的東西。」
她無奈地訴說了家人的困境:「我們無法重建房子,在那裡亦沒法謀生。我們還有孩子。在這裡,我至少還可以工作,為他們提供基本生活所需;但在那裡,一切根本不可能。只有當我們擁有房子和工作,我才有回去的念頭。」
現時,聯合國難民署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幫助敍利亞境內的返回者提供交通、法律援助,以獲取身份證明和房產文件,並協助修復家園。然而根據報告,80%的流離失所家庭的房屋遭到嚴重損壞或完全毀壞,重建規模所需的能力遠遠超過目前所能提供的援助。
自從阿薩德政權倒台後,聯合國難民署駐敍利亞代表Gonzalo Vargas Llosa最近首次到訪了伊德利布流離失所者營地,與Sana和其他居民交談並了解他們面臨的困難及未來的計劃。
「對於那些能夠回家並留在當地的人,以及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回到家園,我們必須提供更多的人道援助。雖然政治局勢在12月8日已經出現了巨大變化,但經濟和人道狀況完全沒有改善過。」他表示。
「維修庇護所、帶來穩定的生活、幫助他們獲取公民身份 —— 這些援助都是我們在敍利亞全國都非常有經驗的項目。但由於資金有限,我們只能小規模地推行。如果有更多的資金支持,我們可以大幅擴展這些援助。」
在週一,歐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了第九屆敍利亞問題年度部長級會議,目的為取得更多國際援助,推動敍利亞和平和具包容性的政治過渡,並促使各國政府承諾提供人道援助、早期復建計劃及其他形式的援助,以為敍利亞境內及周邊地區的難民提供協助。
創造機會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普·格蘭迪在會議上向各國部長和代表表示,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緊迫挑戰是「確保當人們返回社區時,擁有足夠的基本生活條件:庇護所、電力、供水、衛生、教育、工作 — 簡而言之 — 機會,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國家為自己和家人建構一個未來。」
Sana有同樣想法;她坐在這個已居住了六年的帳篷裡,分享著她對未來簡單但意義深遠的期望:
「我希望能夠活得夠長以照顧我的孫子們,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他們沒有上學,甚至不會讀書寫字。我希望他們的未來是光明的,比我們所經歷的日子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