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孟加拉法院的裁決如何改變30萬無國籍者的人生

Nahid Parveen是受過基本法律與仲裁訓練的法務助理。她幫助孟加拉境內烏爾都語人士申辦身分證。© UNHCR / Namati/Bremen Donovan

達卡,孟加拉,2月23日 (聯合國難民署) – 一個涼快的周日午後,在孟加拉達卡的日內瓦營內,一群人擠在營地狹窄的通道上,緊盯著螢幕上正在轉播的世界盃板球賽,印度對巴基斯坦的賽事。幾個男孩按過去傳統,在臉上跟胸前彩繪了巴基斯坦的國旗表示支持。

在1947印巴分治期間,成千上萬使用烏爾都(Urdu)語的人民自印度遷移至當時的東巴基斯坦。至後來孟加拉國獨立戰爭,並在1971年宣布獨立,因部分操烏爾都語人士在戰爭期間投靠巴基斯坦,使其餘留在孟加拉境內的人因而面臨暴力脅迫,不得不遷居到城市內的營地。營地當時設立的目的,是為預防多數與少數民族間的衝突。

在2006,孟加拉境內有116 個營地或安置中心,容納約15.1萬名操烏爾都語的無國籍人士,另有約10萬人在營外生活,亦無任何國籍。在國內及多個國際組織的努力下,憑藉著法院的判決,孟加拉今日的無國籍者人數已大幅降低,也成為國際社會間降低無國籍人士議題的重要典範。

日內瓦營內目前安置有三萬名烏爾都語人士。在這個周日的午後,大家都專注在板球賽事,全然不知身旁走過剛結束工作返家,兩名年僅20歲的婦女Nahid Parveen與Shabnaj Akter,在他們族群現在及未來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她們兩人在由侯賽因(Khalid Hussain)成立的法律協助中心工作。侯賽因是居住在孟加拉的營地的烏爾都語人士中,最早取得律師資格的人之一。他在營中學習至第八級,然後轉往以孟加拉語授課的公立學校就讀。除了課業壓力,在學期間常會受到同學的嘲諷或欺負,與他同期的朋友最終只有四人能成功完成學業。

侯賽因與朋友在1999年成立了烏爾都語族群青年會,致力為該族群人士爭取孟加拉國籍。兩年後,候賽因與其他九名烏爾都語人士共同遞交了法令訴請狀,要求確認其國籍權。

最高法院在2003年做出判決,判定他們享有國籍權並指示政府為其登記投票權。最高法院的裁決對侯賽因及整個族群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說: 「這個裁決改變了我的人生。」

聯合國難民署隨後積極推動國內支持者、國際社會、與當地政府的聯繫。在2008年,最高法院進一步裁定,所有烏爾都語族群依法均為孟加拉國民,並指示政府將所有人納入選舉名冊,並核發身分證明文件。此裁決終結了孟加拉境內超過三十萬名烏爾都語人士的無國籍狀態。

為此,孟加拉的成功經驗成為了聯合國難民署發表,來自亞洲、歐洲、及拉丁美洲的七個案例的卓越實踐報告的第一篇。題為《解決現今主要無國籍狀態問題》報告,正好呼應聯合國難民署十點全球行動計劃的第一點,為#IBelong 行動於2024年終結無國籍狀態問題的一部分。

孟加拉的例子證實通過政治決心與行動,以及來自聯合國難民署及其他各方團體的技術建議和目標倡儀,可以成功改變成千上萬無國籍人士的處境。

侯賽因在孟加拉成立了少數族群評議會,幫助營內居民了解自身的權益。該組織目前共設有六個法律援助中心,提供免費服務。侯賽因說: 「我們協助居民取得出生證明、護照、牌照、身分證等文件,並教導他們相關的規定。」

這份工作讓Parveen感到自豪,也為她在族群中贏得了尊敬。她說: 「我常在路上受到大家的熱情招呼。」Shabnaj Akter目前一邊念書,一邊在事務所擔任兼職法務助理。她有許多操孟加拉語的朋友。她說:「雖然我住在營地裡,家中非常狹窄,我的朋友依然不介意來拜訪我。雖然我使用烏爾都語,我卻從未感到因此而遭受歧視。」

雖然該族群終於獲得國籍,政府仍有許多需要持續努力,協助這些國民改善生活。許多烏爾都語人士仍然過著極為貧窮的生活,未能獲得基本服務,因為這些服務尚未於該區提供,或他們未達法律或行政的要求。

以申請護照為例,許多居住在營內的居民因無法提供符合規定的地址證明而被拒絕。接下來的挑戰是促成他們無阻礙地獲得公民權利,讓他們能夠如其他孟加拉國民一樣享有平等機會。

義務翻譯: Peiling Lee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