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聯合國難民署開始將蘇丹難民遷離受水災威脅的營地

因Jamam難民營受水災威脅,營裡所有難民的遷徙行動已經展開。Hawa和她的九歲女兒Asha耐心地等候啟程。© UNHCR/P.Rulashe

馬班縣,南蘇丹,5月7日(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本周起開始將近20,000名蘇丹難民,從受水災威脅的南蘇丹上尼羅州Jamam營地,遷徙到地勢較高的新營地。

遷徙行動已經於本周一(5月6日)開始。聯合國難民署希望趕及在六月底雨季來臨前,將難民送往同樣位於上尼羅州馬班縣的Kaya營地,否則行動將變得艱鉅。

從蘇丹青尼羅州逃離戰亂及困境的難民,大多是婦女及小孩,長者數目亦不斷增加,然而隨著雨季來臨,預料進入南蘇丹的難民數目將會減少。

聯合國難民署發表的新聞稿表示:「聯合國難民署與人道夥伴機構每日平均會接載450名難民到新營地,而首批出發的是最近來到的難民。」新聞稿亦補充指,過去4個月每日平均仍有40至50名難民到達馬班縣。

建築於沙地上的Kaya難民營排水功能比Jaman營地為佳。首批於周一前往Kaya的難民約有300人,等候登上巴士的群眾裡,包括寡婦Hawa Aman和她的九歲女兒Asha。

她們沉默地等候的同時,原居村落Gisi於三月遭受空襲、接下來的逃難、前往南蘇丹的艱辛歷程…種種痛苦回憶仍然縈繞心頭。共有八名孩子的Hawa Aman後來得悉,其中兩名孩子在該次襲擊中喪生,另外兩人則與親戚一起,安全棲身於另一個難民營。

「我當時想到的只有盡可能地遠離Gisi,」Hawa憶述道:「我甚至沒有時間帶任何糧水,我們就這樣啟程了。」不幸的是,她最年輕的孩子很快就支持不住,最終有三名孩子沒能活著走出森林。

「我向上主祈求『賜予我力量,帶領餘下的(三位)孩子到安全的地方』而祂應許了。」Hawa記得,他們從New Guffa進入南蘇丹後不久,就碰到聯合國難民署人員。跟其他新來到的難民一樣,他們獲發糧水,然後被帶到Jamam營地。

Hawa與三名堅強生還的孩子,現在已經遷到Kaya的新家,這裡是聯合國難民署在馬班縣開設的第五個難民營。營內每個家庭都會獲發一塊土地,建立他們自己的家園。

聯合國難民署駐當地高級行動統籌專員Adan Ilmi表示,所有新來到Jamam的難民都會直接送往Kaya難民營,「(Kaya)那裡有很多人道援助可以為他們提供,包括糧食、帳篷、水桶、蚊帳、睡墊、煮食用具、保健服務、食水及衛生設備等」。

Kaya還有其他優勢,例如孩子能夠接受教育,那裡亦有足夠林木用作遮蔭及生火煮食。Kaya現時的食水及衛生設施足夠供給6,000人,隨著額外設施正進行安裝,額外的食水由貨車運進營地,難民營預料最多可容納35,000人。

要接受孩子離去的事實,曾經在Jamam接受創傷輔導的Hawa仍陷於掙扎當中。然而她「永遠感激」聯合國難民署拯救了她和孩子的生命,「我本來已在倒數,下一位孩子何時會倒下、不再甦醒過來」。

Hawa一直受到鼓勵,盡可能與新營地內其他婦女交談及開展社交生活,「我知道我必須這樣做,否則我會失去理智,」她續指:「或許不會是今天或明天,然而終有一天,我能夠跟身邊的人一樣,再次展露歡顏、開懷大笑。」

Pumla Rulashe於南蘇丹Jamam報道

義務翻譯 : Chun Kin Chung, Vaso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