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羅興亞難民婦女學習製作環保產品 為自己爭取發聲機會

羅興亞難民婦女在麻袋生產中心學習如何用一種當地種植的環保材料-黃麻來製作袋子和其他產品。 © UNHCR/Kamrul Hasan

從外面看起來,位於庫圖帕隆難民營的黃麻袋生產中心就像一般以竹臨時搭建的建築物。然而,一走進去,你會發現這裡燈火通明,數十名羅興亞難民婦女擠在縫紉機或裁剪桌旁工作,好不熱鬧。 

該中心由聯合國難民署與其合作夥伴—非政府組織公共衛生論壇聯合營運,並共有130名羅興亞難民婦女參與製作產品,包括聯合國難民署的購物袋、植樹種植袋,以及其他人道機構所需的背包和文件夾等。所有產品均由黃麻製成,黃麻是當地生產的一種天然纖維,可進行完全生物降解,對環境無害。 

 

「婦女來這裡學習技能,為了未來的自己增值。」 

自中心兩年前開辦以來,Urbi Chakma一直負責中心的管理事務。她解釋,大多數肩負起養家育兒的婦女均是寡婦或已離婚。婦女會在中心裡接受培訓,學習如何使用電動縫紉機製作供難民營內使用的產品,並賺取工作津貼。 

Urbi表示:「婦女來這裡學習技能,為了未來的自己增值。當她們回到緬甸後,她們可運用這些技能謀生,為她們帶來希望。」 

如何在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製作麻袋。©UNHCR 


隨著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危機踏入第六年,人道救援資金卻在減少時,近百萬名難民的需求仍然迫於眉睫。婦女和孩子佔當地難民人口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他們經常面臨著被虐待、剝削和性別暴力等問題。 

黃麻袋生產中心提供了機會讓羅興亞難民婦女減少依賴人道援助,對她們而言,接觸新技能和謀生機會是幫助她們養家糊口的關鍵,最重要的是,此舉可以為她們在自願和安全的情況下返回緬甸後重建生活作好準備。而對於單親母親來說,她們常常感到被孤立,中心更為同路的婦女提供一個相聚的地方。 

Urbi指:「她們會閒談彼此的悲傷,而實際上這有助減輕了她們的抑鬱情緒。」 

對於32歲Hussain Banu來說,中心是她工作和學習新技能的地方,同時亦是她和朋友們聊天的場所,她們會在這裡談論前一天晚上做了什麼菜,或是如何照顧生病的孩子。 

她說:「我喜歡每天來這裡。若在家中無所事事,我不會感到開心,因為我沒有丈夫,我只有孩子。」 

 

 

Hussain Banu 表示自從她開始在黃麻袋工廠工作後,她的生活有了新的意義。 © UNHCR/Kamrul Hasan

Hussain Banu 表示自從她開始在黃麻袋工廠工作後,她的生活有了新的意義。
© UNHCR/Kamrul Hasan


自2017 年 8 月緬甸若開邦爆發暴力事件後,Hussain便與丈夫失散。她聯同父母以及兩名年幼的孩子,與一眾難民越過邊境逃往孟加拉,並於抵達科克斯巴扎爾後誕下第三名孩子。她說:「自此我再也收不到我丈夫的任何消息,我想他已經離世了。」 

而在大概一年多、她還沒開始於生產中心工作以前,她一直苦惱於維持生計和養活孩子。 

 

「我曾無時無刻擔心該如何養活我的孩子。」 

她憶及:「在物資配給期間,我們無法分配得衣服及其他東西,即使食物亦不足夠。我曾非常擔心該如何養活我的孩子們。」 

現在,她可以用自己掙來的微薄津貼偶爾給孩子買些魚和涼鞋。 

「因為根深蒂固的社會規範,她們要來到中心工作並不容易。」Urbi指的正是羅興亞社區對婦女的保守態度。「她們為了家人的福祉,努力打破了這種規範和偏見。」 

Hussain指她無視了所有告訴她應該待在家裡的建議。她問:「如果我聽從他們的話,我可以怎樣維生?現在,我可以供養我的孩子,而這才是最重要。」 

Urbi表示社會對外出工作的女性態度正在慢慢改變,但她留意到轉變最大的正是那些婦女自身。 

「在我們剛開始訓練時,她們都非常害羞。」她說:「然而在培訓結束後,你可以見到她們能大聲表達自己,更有自信。」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