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羅興亞難民兒童學習互相支持衝破黑暗

故事

羅興亞難民兒童學習互相支持衝破黑暗

朋輩精神健康計劃能協助年輕的難民學會如何應付流亡在孟加拉的生活。

在孟加拉庫圖帕隆難民營精神健康計劃中,13歲的邁莎娜(Myshara)是一名來自緬甸的羅興亞難民,她帶領其他兒童一起分享自己作為難民的憂慮。
2020年10月09日 切換語言:

 

-----------

13歲的邁莎娜與其他14名兒童圍成一圈,大聲詢問:「當我們陷入困境時,我們向誰求助?」大家隨即回答: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

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地區,庫圖帕隆難民營是34個難民營中最大的,並正為難民兒童展開針對精神健康的計劃,而當中的一個小組討論,就是由羅興亞難民邁莎娜帶領。庫圖帕隆難民營是超過86萬名羅興亞難民的家園,其中近55%為兒童。暴力和迫害驅使大部分的難民在2017年逃離緬甸的家。

參與這項計劃的年輕人年齡介乎10至18歲。他們會定期約見並分享及討論自己的感受。 這個計劃的成功關鍵在於討論均由他們的同齡人主動帶領。

邁莎娜是其中一位領袖,她被羅興亞的社區志願者發掘並挑選為合適的人選。

邁莎娜坦言對這個職責感到畏懼:「當我一開始帶領其他兒童時,我感到害怕。 但現在我已擺脫了恐懼和羞怯。」

當她帶領著小組討論重要的主題時,幾乎已經看不見她的羞怯。有精神問題並不是羅興亞難民兒童所選擇的,但他們可以選擇努力康復,並不需要對向人求助這件事而感到羞恥。

 

「這一切都有助我們衝破黑暗」

 

「能夠鼓勵到別人開口說這些事情,是一份很大的喜悅。」她說。「這一切都有助我們衝破黑暗。」

這個項目,於2019年初從一小群兒童開始,基於他們的熱烈反應,今年初己經拓展至接近24,000名孩子。

早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令這些小組會面不得不取消或延期,這也意味著難民營中的孩子需要面對額外的焦慮和困惑。

但儘管無法參與小組環節,許多孩子們仍然運用著計劃中所學到的溝通技巧,協助自己面對因封鎖措施而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

「當我們無法四處走動時,我決定與家人和附近的鄰居聊天,我告訴他們,無論現在的情況有多困難也只是暫時的,不會永遠地持續下去。我鼓勵他們多訴說自己的感受,因為這有助他們治癒傷痛。」Muhannad強調。他雖然只得18歲,卻是名充滿魅力的小組領導者。

 

我們在這裡學會的可以影響許多人

「當我們與家人分享時,他們會再與社群分享,這令我們所學習的能影響許多人。我認為這改善了整個社群在處理情緒問題上的方法。」他補充。

聯合國難民署精神健康與心理支援助理專員Mahmudul Alam解釋,這個朋輩計劃不只能讓孩子們互相教導,還可以培養他們的領導能力、自信、還有面對逆境的能力,「許多兒童在2017年逃離緬甸的時候被迫失去了至親和朋友。這個計劃讓他們重新得到聯繫,提升他們的適應能力。重新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在這裏,我們會探討什麽是心靈平和,每當我們感到焦慮,我們都會進行呼吸練習。」對於11歲的小組領袖Hamida來説,這個計劃協助她克服恐懼,在朋輩身上得到支援。

「現在我們知道焦慮跟抑鬱是有方法排解的,我們再也不用為此擔憂了。」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