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南蘇丹難民兒童獲得生理及心理安全
幫助南蘇丹難民兒童獲得生理及心理安全
在南蘇丹億達的年幼蘇丹難民。這些孩童常需要心理方面的協助。© UNHCR/K.Mahoney
億達, 南蘇丹, 11月30日 (聯合國難民署) – Karim* 和他四個同樣13歲的朋友們,停在路旁清點他們所剩的補給品。這幾個孩子必須靠這幾個袋子裡所剩的東西,完成抵達南蘇丹伊達難民營的最後20公里路程。
最近幾周有約3千5百名蘇丹兒童來到伊達。隨著邊境另一邊蘇丹的南科爾多凡省的空中轟炸日趨頻繁,聯合國難民署的人員目睹數以百計的兒童,像Karim 一樣在沒有成人的陪同下,逃離戰火來到伊達。
Karim 告訴難民署的人員:「因為家鄉的戰火非常激烈,所以我的母親要我到伊達去。」
兒童心理學家Myriam Oteiza最近來到伊達,評估難民的心理健康狀態以及精神需求。他對於特別脆弱的一群尤其關注,如沒有成人陪伴的兒童、老人、殘障、以及單親母親等。
Oteiza 說: 「魯巴山區(Nuba Mountains) 的人們已經在戰火中生活了幾十年,他們學會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靈活應變,但是長年的戰爭與暴力的環境,對這裡的居民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這裡的孩子們。」
一行五人,Karim 和他的同伴離開魯巴山區Umdorein 附近的家,而他們的母親、長輩、與年幼的弟妹之後也會出發。Karim 說:「一到了伊達,我要找到我的哥哥。」其他的孩子也提到了他們已經在伊達的家人或鄰居。
他們剩下半公升的食水、一些換洗衣物、以及兩袋芝麻種子,一種即使在南科爾多凡省乾季都能生長的作物。他們看到附近有幾個遮蔽物與商店,希望可以在這裡補充一些乾淨的食水,然後繼續完成剩下的旅程。
伊達難民營目前有約六萬名來自南科爾多凡省的難民,其中百分之七十為十八歲以下的兒童。他們之中有大約一千三百名的兒童像Karim一樣,為了安全與家人分離。
在伊達,難民們可以獲得食水、庇護所、以及食物。Oteiza 說當這些基本需求被滿足,孩子們對環境開始有安全感後,創傷的症狀很自然的會隨之出現。
他解釋:「當孩子不斷做惡夢,或是畫飛機轟炸的圖,我們就可以從這裡了解他們經歷過創傷,但是無法用言語將這些情緒發洩出來。現在這些孩子有了安全的環境,剩下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確保他們的心理健康。」
他接著說明,當人們在戰爭、衝突、或流離失所的情況下掙扎求生時,會沒有時間注意到自己心理層面的需求。一旦人們開始感到安全無虞,心理健康的問題通常會立刻顯現。
對於上千個像Karim 這樣的孩子,聯合國難民署正致力於讓他們一來到伊達就得到協助。那些已經有家人先抵達難民營的孩子,難民署的工作人員協助他們尋找他們的家人,即使在伊達這個大型的難民營裡找人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
對於那些獨自前來也沒有家人在難民營裡的孩子,難民署為他們安排與來自同一個村莊或地區的家庭一起生活。雖然每個孩子的背景不同,難民署都盡力確保他們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包含食水,庇護所、及食物,同時也能得到安全的環境,讓他們獲得所需的安全感。
Oteiza希望可以在幾周內完成難民們精神需求的初步評估。之後他將會與當地的人員合作,發展適合當地文化背景的應對機制,以及適合兒童的支援活動,整個社群互相扶助,走出傷痛。
他說:「電影或電台、戲劇組、以及其他結構化的心理建設活動,讓參加的兒童或成人,都可以抒發他們的憂慮、夢想、以及顧慮。」這些活動讓難民開始克服心中的恐懼,逐漸找到精神上所需的穩定及安全感。這些長期的關懷計畫不需要大量的資源,就可以在聯合州以及其他南蘇丹地區實施。
雖然孩童對於心理創傷的表現較為明顯,聯合國難民署注意到許多因流離失所且因努力提供給孩子舒適環境而倍受精神壓力的父母親,也將盡力給予他們協助。
Oteiza 說:「因為戰爭中斷了社區的支援網路,若要幫助像Karim這樣的孩子,我們就必須一併幫助他身邊的成人,例如他的母親,為了安全必須要讓他的孩子獨自上路。我們必須關注社區的每個層面,才能確保我們提供給他們有效且持久的協助。」
* 為安全理由使用假名
Kathryn Mahoney在南蘇丹伊達的報導
翻譯:Pei Ling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