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一樣的氣候變化 不一樣的結果

Andrew Harper
故事

一樣的氣候變化 不一樣的結果

2023年12月02日

漫步於香港街頭,秋風颯颯劃過臉頰,清爽的天氣正預告著冬日的來臨。然而,就在剛過去的夏天,天氣時而悶熱侷促,時而狂風暴雨。自天文台七月掛起了今年第一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開始,香港便一直籠罩在颱風的影響下,甚至掛起了久違的十號颶風信號。

 

氣候危機已近在咫尺

儘管香港市民對颱風早已習以為常,但連日的暴雨、運輸系統的停頓還是大大影響了市民的生活,更有人因而傷亡。東歪西倒的樹木、近岸變成澤國的家園、被雨水淹浸的地鐵站與商場;也許極端天氣的影響,例如水災、異常溫差、酷熱天氣甚至乾旱,比我們想像的已更近在咫尺。

面對愈發惡劣的天氣轉變,擁有充足應對經驗、資源與發達科技的香港在大自然的威力下,長遠影響有限,相對落後地區甚至當中流離失所的群眾,在極端天氣下所承受的影響及災難將更難以估計。「世界上有許多人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而一無所有,也再無法回到一個有堅固屋頂作庇護的家,甚至只能不斷被迫流離失所,暫居於塑料帆布下。而當中許多因衝突而被迫逃離家園的婦女和兒童,更可能因為找尋賴以為生的資源而暴露於不同安全風險與危險中。」早前因出席於長沙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第二屆大會、擔任「時不我待:氣候行動」論壇主講嘉賓、順道短暫訪問香港的聯合國難民署氣候行動特別顧問安德魯‧哈珀(Andrew Harper)感慨道。

Mauritania. UNHCR climate advisor visits Mbera camp for Malian refugees

 

圖一:聯合國難民署氣候行動特別顧問安德魯‧哈珀於茅利塔尼亞難民營了解當地太陽能發電板的運作

沒有人能逃離氣候危機的影響

氣候變化也許是既公平亦不公的,安德魯強調:「我們無法將自身地區的未來與外界隔絕。因為全球沒有任何一處地方可以免受氣候變化影響。」但他同時指出,世界上超過七成的難民與境內流離失所者均來自世上最脆弱及難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氣候變化不僅正催化更多新的流離失所危機,同時亦令被迫流離失所者的生活更加困難。

每當戰亂或天災發生時,民眾並沒有時間在危難當刻決定前路,往往只能逃往鄰近的地區以尋求安全;然而,這些充滿衝突的國家往往亦具備是最少資源應對極端天氣的國家。據統計,在15個這類國家中,有11個正受衝突影響,當中包括南蘇丹。

 

極端天氣令脆弱的人雪上加霜

南蘇丹境內已爆發近十年的衝突,迫使近400萬名南蘇丹人逃離家園。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極端天氣卻令這群脆弱的人生活雪上加霜。河水氾濫的問題本在南蘇丹並不罕見,然而氣候變化的影響下,不論是降雨量或是持續的時間已遠超他們能夠處理的程度。長達四年的歷史性暴雨令北部無數地區飽受水災之苦,村莊被洪水淹沒,世代居住、賴以為生的農耕地如今成為了一望無際的澤國,化為島嶼,亦影響料日常糧食和其他物資的供應;現時近36萬名境內流離失所者生活在堤霸包圍的營地中,過著前路未明的日子。

諷刺的是,同於南蘇丹的另一端卻正受到旱災的摧殘,莊稼無法生長在乾涸的土地,大量的牲畜死去,更是引起了當地農民與遊牧族群的衝突。

 

South Sudan. Years of flooding leaves thousands permanently displaced in Bentiu

圖二:南蘇丹暴雨成災,土地被淹浸,居民唯有以獨木舟代步。

除了這些明顯的環境影響,安德魯指出氣候變化對被迫流離失所者,其實帶來更多不同的生活危機。極端天氣引起糧食與能源不足等問題,加劇了他們日常生活的挑戰和性別不公義的問題。在水、電、燃料往往極其稀缺的情況下,若要煮食或取暖,許多時必須到附近的叢林劈柴以生火。然而,全球逾五成的流離失所者皆為女性或女童;在缺乏家人或成人保護下,這些勞力活動可能迫使她們暴露在暴力、性侵犯、或是危及生命的危機中,甚至導致有些女性最終會選擇以身體向他人換取賴以為生的柴火或食物。

 

增加抵抗風險的能力至為重要

面對極端天氣對被迫流離失所者帶來的衝擊,安德魯認為,協助這群脆弱群體增加抵抗風險的能力是首要的。以聯合國難民署為例,位於孟加拉的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每年都受大小風災雨災影響,身處的地區亦與大象的生態生活區重疊。難民署於當地訓練難民義工防災以及應對災害,同時鼓勵參與環保工作,回收廢棄的營幕塑料帆布重用製作工藝品,亦透過種植以減輕山泥傾瀉問題與鞏固堤壩,甚至與收容社區共同養殖蜜蜂作為天然屏障,以蜂鳴聲驅趕大象防止正面衝突,都加強了整個難民營社區對氣候與大自然風險的抵抗能力,以及減低大規模流徙危機為周邊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再加上其他基

本的措施如為難民營提供安全能源、安裝太陽能板供電、使用節能保溫煮食用具像壓力鍋等,由日常生活細節著手減低氣候變化的帶來的問題。

 

Bee

圖三:難民署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與收容社區,共同養殖蜜蜂作為天然屏障,以蜂鳴聲驅趕大象。

氣候危機就是人道危機

正如前文所言,氣候變化是既公平亦不公的,誰也不能躲過大自然的影響。在香港,經驗與天氣預警或許能夠讓我們更有效的應對突發天氣狀況,可沒有人能確保更嚴重的氣候影響在未來不會發生。然而氣候危機所帶來的並不只是極端天氣,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源短缺。安德魯提醒大家:「氣候危機就是人道危機;它如同擴大器一樣把人類的脆弱性和安全風險都放大。」氣候危機不單可能破壞人們的居所與擾亂生活,令無數人喪失家園;同時它更會令現有的衝突,因對全球資源的爭奪越發激烈,讓許多本已被迫流離失所的人難以安身,只能繼續流徙。

或許我們沒有辦法即時改善氣候問題,但了解極端天氣對全球以及被迫流離失所者的影響,跟實踐環保同樣重要,「如果我們不先關注人類的安全,就沒有真正的安全與和平可言。因此,大自然帶來的所有安全問題,其實都與大眾惜惜相關。」安德魯如是說。畢竟,氣候危機就是人道危機,對相關議題與被迫流離失所者作出關注,就是大家可即時出一分力的參與。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