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難民日:難民署報告指全球八成難民活於發展中國家
世界難民日:難民署報告指全球八成難民活於發展中國家
聯合國難民署《全球趨勢2010》(Global Trends 2010)報告指出,許多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也寄住了大量難民,不論是難民的絕對數量抑或相對於那些國家的經濟規模而言也是如此。巴基斯坦、伊朗和敍利亞分別有190萬、110萬及100萬難民人口,為全球最多。
巴基斯坦的難民亦為該國帶來全球最沉重的經濟負擔。巴基斯坦每一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便有710名難民,緊隨其後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肯亞則分別有475名及247名難民。相比之下,工業化國家中以德國的難民人數最多(594,000人),但每一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17名難民。
總括而言,2010年報告所展示的難民保護環境已較60年前聯合國難民署成立時大幅改變。難民署成立之初有210萬個歐洲人個案,他們都因二次大戰而被迫離開家園。至今,難民署的工作已擴展至超過120個國家,包括被迫跨國或在本國內流徙的難民。
《全球趨勢2010》報告的數據顯示,現時全球有4,370萬人流離失所--幾乎等同哥倫比亞或韓國的人口總數,又或是北歐與斯里蘭卡的人口總和。在這些人當中,約有1,540萬人是難民(當中1,055萬人正受聯合國難民署照顧,另外482萬人則已向「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機構」登記);2,750萬人則因本國動盪而在國內流離失所;另外有近850,000人則為尋求庇護人士(Asylum-Seekers),當中近五分之一身處南非。
尤令人苦惱的是其中15,500宗尋求庇護申請,他們都是失去親人或與親人分離的兒童,大部分來自索馬里或阿富汗。而這份報告亦未能涵蓋2011年新近產生的難民問題,包括在利比亞、科特迪瓦和敍利亞因政局動盪引發的難民潮。
「現時世界上有着各種對安置難民和國際保護規範的可怕誤解」,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說。「工業化國家對於難民湧入的恐懼,不是被過度渲染,就是與移民問題混為一談。結果只有由較窮的國家承擔難民問題。」
藉着幾個持續至今的主要國際衝突,報告指出全球有數百萬人的難民經歷變得更長。聯合國難民署對長時期難民狀況(Protracted Refugee Situation)的定義是難民在外流亡五年或以上。
2010年,聯合國難民署管理下的難民有720萬人處於這樣的狀態,人數是自2001年以來最多。同時,只有197,600人能夠重返家園,人數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
部分難民經已流亡在外超過30年。例如最先由於1979年蘇聯侵略而逃離祖國的阿富汗人,不論在2001年還是2010年,也佔全球難民人數三分之一。伊拉克、索馬里、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蘇丹,則在這十年始終高踞於首十個難民國籍中。
「沒有希望的難民,一個已嫌多」,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古特雷斯說。「世界辜負了這些難民,徒讓他們空等回家,無了期拖延他們的生命。發展中國家已不能繼續獨力支撐,工業化國家必須致力扭轉失衡。我們需要增加收容額。我們需要在長年的衝突中加快推動和平進程,使難民能早日歸家。」
儘管去年只有少數難民能夠回家,在本國內部流離失所的人(又稱境內流徙者,Internally Displaced People,IDPs)情況相對有所改善。2010年,超過290萬在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和吉爾吉斯的境內流徙者能夠重返家園。然而即使有這樣數量的人能夠返家,全球仍有2,750萬境內流徙者,人數亦是近十年最高。
一個同樣需要關注但難以量化的羣體是無國籍人士,或那些擁有某國國籍卻不受基本安全網保障的人士。匯報無國籍人口的國家數目自2004年起穩定增加,但定義和調查方法的差異使無國籍人士問題仍難可靠量度。
2010年,據報為無國籍人士的人數為350萬人,數字只有2009年一半,但這主要由於部分國家改變了調查方法,影響了其提供的數據。根據非正式估計,全球無國籍人士的數目接近1,200萬。聯合國難民署將於今年8月舉行一項全球活動,從而令人們更加關注世界無國籍人士的困境,並加快行動幫助他們。
義務翻譯 : 洪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