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学生在黎巴嫩的入读率远比黎巴嫩政府定立的 60% 难民儿童入学目标为低,但黎巴嫩东北部的学校可以成为国内其他地方的范本。
阿尔素,黎巴嫩,五月二十三日 (联合国难民署) – 这天是阿尔素公立中学下午校的考试日。初中二年级数学班的同学都在全神贯注进行他们的考试。他们努力地用法文进行因式分解和写出一次方程公式 -- 他们在这所位处黎巴嫩东北部的学校,才刚开始学习了两个月的法文。
「这些学生都充满了学习意欲。」阿里‧胡伊列 (Ali Hujeiri) 说。他是学校的校长,今年55岁。 「他们都知道他们曾经错失了什么,现在都会珍惜每个学习的机会。」
学生们都来自叙利亚不同的村落和城市,例如库萨尔(Qusayr), 德拉(Dara’a) 和霍姆斯(Homs)。这些地方现在都是战场了。至少一名男学生曾亲眼目睹他的家被炸成碎片。在这里,校舍宁静的环境有助孕育他们的希望,超越过去的斗争。十一岁的希维‧标努 (Here Billal) 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同样是十一岁的哈列特 (Halid) 则想成为医生。十岁大的施列文 (Selieman) 则希望成为理发师。
阿尔素曾是一条宁静的村庄,坐落在距叙利亚边境数公里的群山之中。直至两年前叙利亚的战争爆发,无数平民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逃到黎巴嫩。阿尔素的人口才迅速增长近万人,其中过半更是儿童。
那里的学校并没有那么多学位给新来的难民,因此黎巴嫩教育局唯有请当地政府推行下午班教学,在午后一时至六时举办下午校。幸好阿尔素中学很愿意配合,并安排236名叙利亚学生入读。 「我看着这些孩子想,难道身处战争之中是他们的错吗?」校长胡伊列说:「这不是他们应有的生活,他们没有做过任何错事,这些孩子必需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黎巴嫩,大约40%的难民是正处于适学年龄的儿童,但他们的入学率低得惊人。在约120,000 名适龄儿童难民中,只有 30,000 人能在这个学年可以入读政府学校。
据估计,大约另有 10,000 人在接受不同形式的私人教学。可是,这个难民受教育的比例仍然远比黎巴嫩政府定立的 60% 难民儿童入学目标为低。
事实上,尽管教育局承诺所有难民儿童都应该可以入得政府学校,很多学校都已经非常挤迫,或连基本的学习资源,如课本都十分缺乏。
阿尔素的上、下午轮班教育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联合国难民署会为学生支付为数一学期 $136 美元的学费,而联合国难民署的合作伙伴则会资助购买课本、文具和其他学习所需。虽然这群叙利亚的学生对黎巴嫩的教育课程不太熟悉,亦不太懂某些以法语授课的课堂,但数个月后他们已经对课程掌握得很好。
「阿尔素的方法可以成为国内其他地方的范本。」琳达‧科索斯说(Linda Kjossas)。琳达是联合国难民署在黎巴嫩的教育专家。 「随着难民潮的涌入,我们预计在2013年末,适龄儿童的数目必将超逾现时在公校就读的学童的数目。有些地方即使推行上、下午班方式,亦不能解决地方的需要。战乱的影响正持续升温,但不管这些孩子过往承受过什么,他们亦必须有一个真正接受教育的机会,不致成为迷失的一代。」
阿尔素的难民儿童仍然面对令人气馁的情况。很多学童不能上学,因为他们被家长要求出外工作;战乱的创伤和适应新生活亦是儿童不能充分接受教育的原因。 「欠缺稳定性的生活对他们影响最大。」校长胡伊列说,「他们不但三餐不继而且更居无定所。」
这样说来,学校所提供的学习环境就不只是学习的地方-这亦是一个共同建立及分享安全空间的方法。失学儿童比就学儿童有更大的机会成为童工。此外,政府和人道组织对于监察失学儿童的健康和他们的需要亦较困难。
「在很多村庄,学校是该社区的核心。它有效把儿童带进一个安全的环境,以及为他们提供需要的服务,这很重要。优质教育是唯一让这些孩子融入新的现实环境及拥有一个真正的未来的方法。」胡伊列说。
现在,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其合作伙伴正计划来年的「重归校园计划」。以黎巴嫩预计有300,000名注册适龄儿童来说,计划失败的代价实在太大。因此,当地的学校、政府、联合国难民署及其他主要合作伙伴都有紧密的合作意欲和精神。 「我们都是队友!」蒂娜‧麦健伦(Terra Mackinnon)说;她是联合国难民署的前线职员。 「每位合作的朋友都值一颗金色的星星!」
义务翻译:Kevin S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