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家障碍赛跑冠军流亡路上获佳绩,克服阻碍力证“难民有为”。
穿蓝色跑步衫的Ibrahim Kweich正在起点线等待比赛。© 联合国难民署/Adeeb Farhat
黎巴嫩最具挑战的耐力赛场上,当Ibrahim Kweich在起跑线处就位,坚定内心面对赛程艰难时,他战胜百余名运动员,脱颖而出的动力已不能用“强烈的竞技精神”来简单概括。
24岁的Ibrahim曾是叙利亚国家障碍赛跑冠军。2014年,他逃离了家乡——战乱的代尔祖尔,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与他的妻子和女儿作为难民定居下来。
当他参加比赛时,他认为每一项赛事都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借此可以告诉世人:只要下定决心,难民也可有所作为。
“这场比赛对我很重要,通过比赛,我和其他同样身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重获认可。”他说。“比赛证明了我们没有被边缘化,我们在为自己正名。”
当Ibrahim初到贝鲁特时,忙于找工作解决家庭生计的他无暇顾及跑步。当他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时,一位黎巴嫩同事鼓励他重返赛道。不久,他便开始斩获奖牌。
2017年,Ibrahim在黎巴嫩的汉尼拔赛跑(Hannibal Race)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条长达6公里的泥泞赛道需要赛者通过奔跑、攀登、游泳、爬行克服各种障碍到达终点。同年,他在贝鲁特马拉松比赛上获得了他那个年龄组别的第二名并在2018年获得了第三。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易卜拉欣的成绩都是令人赞叹,尤其是鉴于他生活在贝鲁特最贫困的街区之一,只靠最基本的训练设施却能保持出众的身体条件的情况下。
去年年底,在贝鲁特以北约40公里的古城拜布鲁斯,新一届汉尼拔比赛拉开赛幕。尽管Ibrahim在大部分赛段中均处于领先地位,但最后仍以细微差距屈居第二。但当他得知最后第一名同样是一位叙利亚难民时,所有的沮丧都烟消云散。
“我很开心,我本来可以胜出的,但这场比赛很艰苦。” 在跑过终点线后Ibrahim气喘吁吁地说,满身泥浆,汗如雨下。
赛后,Ibrahim期待着能回到他在贝鲁特的破旧公寓,把他的亚军奖杯给他的女儿Omama看——Omama可是他最大的粉丝。而这也已成为一项熟悉的家庭惯例。
“当我到家后,我会把奖杯藏在身后,把奥玛玛叫过来。”他解释说,“看到奖杯后的她总是会格外兴奋,想把它举高,整天都会抱着它。”
尽管比赛刚刚结束,Ibrahim已经在展望未来并考虑他的目标了。他渴望参加障碍跑世界锦标赛,有一天当他回到叙利亚后,他要在祖国推广这项运动。
“成为难民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足轻重。”他说,“我们在这里,我们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