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eela Asifi 是2015年联合国难民署南森难民奖的得奖者,她一直致力于难民女童教育,而因此获得该项殊荣。
她并没向命运屈服,而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尽一切努力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由于她曾从事教育工作,当她到达难民村时便很快意识到当地女童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那一刻起,想要帮助当地女童上学的愿望开始在她心里萌芽,但是由于所处地区的保守传统,使她意识到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将会非常困难,很多问题也找不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她还需要照顾自己的家庭。但是她下定决心要让在Kot Chandana的女孩们到学校念书。
她说,一开始这里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没有“女教师”这个词。在得到村里长辈们的支持后,她就勇敢地登门走访每一户人家,试着去说服那些不愿送女儿去学校念书的家长们。一开始班里只有20名学生,当时的课堂就临时设立在她亲戚的帐篷里。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获得开设女童学校的许可。
在借来一个帐篷后,她开始详细计划课程安排。课程既涉及阿富汗文化,也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家务技能。她希望让学生们拥有必要的生存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活。当时学校连最基本的学习用品都没有,艾琪拉日以继夜亲手为学生们写教材。在她努力办学的过程中,尽管收入甚微,她丈夫依然自始至终竭尽全力地支撑着整个家庭。
两年后,学校从小规模的帐篷逐渐发展壮大,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当地政府提供了相应的资金以支持她的工作。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艾琪拉又雇佣了两名女老师,与此同时学校的规模扩大到六个帐篷,而这使得她的学校可以开始接收一些巴基斯坦本地的学生。
23年过去了,她的临时帐篷学校已经搬进了固定的校舍。 Kot Chandana也有不少变化,2001年塔利班垮台后难民们开始逐渐返回自己的国家,这个地区的人口缩减到13, 400人。只有15万阿富汗难民还留在巴基斯坦。阿富汗是难民平均年龄最小的国家之一,其中一半以上是儿童。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教育尤其重要。在艾琪拉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有1, 000多名少女童完成了在学校八个年级的课程,并获得了相应的学业证明。艾琪拉的努力和成就也激励了当地开设更多学校。时至今日,整个难民村另有1,500名年轻人(其中女生900人,男生650人)在六所学校中读书。
艾琪拉教育了整整两代学生,在她们的心里艾琪拉是令人敬佩和信任的榜样,在她曾教过的两个学生回到阿富汗成功地找到工作后,我们看到艾琪拉的教育事业有了跨越国界的影响。
艾琪拉这些年依然留在Kot Chandana,是为了确保难民女童坚持去学校念书。但也许很快,她和家人会回到阿富汗。她说现在学校就算没有她也可以照常运作了。
艾琪拉的耐心和勇气改变了很多难民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使他们有能力在回到阿富汗之后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她无疑是这个领域的典范。
“我的教育事业会一直持续下去,就算我回到阿富汗。我视每一个孩子都视如己出。我在关心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同时,我也同样在意所有孩子的教育问题。”她说,教育女童意味着当她们长大成为母亲后,有能力教育整个家族的世世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