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渔民于孟加拉的容身地用非正式的渔网捕鱼,有不少鱼获。
孟加拉,TEKNAF,1月31日(联合国难民署) – 每一晚在世界上其中一条最长的沙滩岸线,成群结队的男子为即将进行的冒险旅程做好准备。他们卷起当地人常穿的貌似纱笼布的笼基,在月光的引领下登上小船。
他们在零时大海较为平静的时候出发。某些人在第二天下午前回来。其他人可以出海达十天,并捕获大量鱼、蟹、虾及其他海产。孟加拉东南部Teknaf一条渔村的一名领袖指出,百分之95的渔民为缅甸的罗兴亚人。
一位Teknaf当地的政客Salem * 说:「这条村庄有很多罗兴亚人居住,有近5,000至10,000人。部分人超过20年前从缅甸逃难来到这里。他们在海滩附近人手搭建的小屋居住。有一些从难民营过来工作。」
大概30,000 名已登记的难民容身于东南部Kutupalong 及 Nayapara的两个官方难民营。此外,预计200,000名无登记的罗兴亚人于临时营地或在获得协助下于当地的社区居住。
虽然当地的舆论集中在难民对本来已经人口稠密的社区带来的负担,但难民实际上与当地社区共享紧密的关系。
在Teknaf的Salem 说:「以前,我们只能够在冬季的干旱季节捕鱼。但罗兴亚人全无恐惧,他们全年都可以出海捕鱼,甚至在雨季。本地人需要他们,本地经济也依赖他们。」
孟加拉雇主向他们提供住宿作为报酬 – 即基本的棚寮,单薄的竹墙,把旧渔网悬垂在竹框上以支撑塑胶天花板。渔民及他们的家人也获得食物,在需要时也得到预支薪金。若他们因没有登记而被捕,他们的雇主会介入从而使他们获释。
这看来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实情并非完美。 Salem 说:「当罗兴亚人因出海而死亡,没有人会做任何事情。他们大多没有合约,家属也不会获得补偿。」
缺乏正式的安全网意味着当悲剧发生时,无登记的罗兴亚家庭大多只能依靠自己。
Aisha 的丈夫在此捕鱼20年。当有一天他没有回家,Aisha以为他已经丧命。直至12天后他致电回来,说他登上了走私客往东南亚的船,但在泰国被走私客挟持,并要求得到赎金才释放他。
Aisha无法缴付赎金,只能与几名年幼的孩子留在Teknaf,对未来全无掌握。她神情空洞地说:「我只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并寄望她的收容家庭不会停止接济她。
*名字因保护当事人的关系经过修改
Vivian Tan, Teknaf,孟加拉
义务翻译 : Daniel 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