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想象一座难民友好的城市。在那里,难民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参与最高级别的民主决策并从中受益。在这座城市里,专业的心理学家关注难民的心理健康,还有专门用于保障难民健康的场所。在这里,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们主动迁移到更安全的地区,碳税被用于支持难民社区的适应型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这便是“希望之城”,它是联合国难民署第三届模拟联合国难民事务挑战赛的参赛学生提出的创意,并在艺术家凯瑟琳·傅(Kathleen Fu)的笔下下跃然纸上。模拟联合国辩论在72个国家举行,吸引了一万九千多名中学到大学学生参与,最终有九项创意脱颖而出,详情请查看完整的获胜名单(https://www.unhcr.org/media/mun-challenge-2022-winning-ideas)。
下面我们来看看“希望之城”背后的每个获奖创意。
在新加坡的模拟联合国辩论中,学生们提议建立全球选举产生的议会,以民主方式代表不同的难民群体。议会的难民代表席位按照人口规模分配,确保议会制定的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委内瑞拉的学生建议将减排收益用于增强难民营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能力,并推广有机管理实践。
伊拉克学生辩论的重点是心理健康。他们建议为心理专家提供培训,以便帮助难民,还要开展适当的康复项目,并通过文化和体育活动补贴让难民能够享受娱乐活动。
意大利的参赛者提议推出类似于美国绿卡的国籍卡,以便无国籍者能够拥有被法律和社会认可的身份,有权就业和获得医疗服务,并能够因此获得公民身份。
在卢旺达的模拟联合国辩论中,参赛代表讨论了气候导致的被迫流离失所问题。他们提议开展“安全居住项目”,将居住在风险地区的人口重新安置到更安全的区域,并通过植树修复这些风险地区。气候应急站可用于传递即将发生的灾害信息。
加拿大的学生们提出了建立国际就业体系的想法,以便为难民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经济,并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
罗马尼亚的参赛者谈到要更好地收集无国籍者相关信息。他们提议每年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开展调查,收集无国籍者的人口和需求信息以及无国籍状态的根本原因。
巴西的参赛者提议开发一款数字应用程序,以帮助LGBTIQ+难民。该应用程序将为遭受性取向和身份歧视的个人提供在线支持。
在韩国的模拟联合国辩论中,参赛者同样关注的是LGBTIQ+难民,尤其强调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学生们主张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医疗系统,并提供安全设施和学习中心,以满足LGBTIQ+难民的具体需求。
通过各种举措让青年参与进来,我们期待“希望之城”在未来能够真正落地。